本报讯(通讯员毛红平 刘玲莉 阮景明)“公路上的所有设施我都要把它维护好,不能让人破坏了,路边垃圾、杂草,我也要尽最大努力把它清理干净。”12月11日一大早,红安县七里坪镇周柏线柏林寺村路段的护路员李家和,就扛起扫把开始了一天的护路工作。在李家和看来,养护农村公路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红安县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借助科技力量推动农村公路管养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构筑齐抓共管格局,促进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全面提升。
针对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车辆日益增多情况,红安县积极推广农村公路可升降式限高门安装。在主要县乡道及矿区、沙场主要进出道路,安装可升降式限高门32座,并全部安装高清摄像头,通过“雪亮工程”、手机APP实现全天候监管和远程操控升降,有效防止超载超限车辆损坏农村公路。
入冬以来,红安县组织5个农村管理站及各乡镇养护专班,抢抓有利天气,精心部署,借助手机APP信息化平台,分班多点作业,大力开展冬季日常养护。县农村公路局养护科科长余晓彬介绍,截至目前,该县共投入车辆、机械台班600余台,人员80余班次,累计完成800余公里县乡道路的路肩填筑、边沟清理、路面保洁、行道树刷白等冬季养护任务,指导各乡镇专业养护队完成750余公里村道养护任务。
精细管护,换来的是农村公路畅安舒美,收获的是群众脸上幸福的笑容。一条条农村公路,就像是一条条玉带,镶嵌在红安乡间,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为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铺筑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