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数字栽培管理技术 助力红薯种植产业高效发展
发布时间:2020-04-22 20:51    作者:张胜红    来源:红安县融媒体中心


红安网消息   红安县觅儿寺镇分水岭村红薯种植户詹学红种植5亩红薯,由于不懂栽培技术,管理起来十分麻烦。4月18日,在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红薯种植培训现场会上,一种先进的红薯数字栽培管理技术,为他解开心结。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国家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专家杨新笋介绍:“菜用红薯与一般红薯的区别在于吸水量比较大,根据肥料的含氮量需求,氮肥的用量比较多一点。”

在位于红安经济开发区的根聚地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培训现场,通过红薯数字栽培管理技术的讲解和无人机演示,让詹学红大开眼界。

詹学红告诉记者:“以前施肥都不知道缺什么肥,也不知道怎么施法。现在通过无人机测试、诊断,红薯需要什么肥料,我们就追施什么肥料。”

红薯数字栽培管理技术与传统田间管理技术相比,具有节省人工时间、管理高效精准等特点。3月份复工后,根聚地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数百万元,与武汉一家科技公司合作,联合开发红薯种植数字管理平台,目前正处于尝试阶段。

湖北根聚地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德顺说:“我们通过无人机,把多光谱这个数据收集回来,再通过我们的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根据这个处理的结果,我们一个终端就传到农科院专家的电脑上,专家就根据这些收集回的数据,看长势,看旱情,制定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通过数据中心传到另外一个终端,就是我们的种植户,种植户根据专家开的‘处方’,我们再用无人机来补叶面肥,或者是打农药。”

在演示现场,技术人员通过无人机进行多光谱图像采集,对红薯种植面积、薯苗长势等进行成像和监测,并生成生成200多组数据传到公司数字平台。

武汉纵横天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小军介绍:“光谱无人机用于判断农作物的叶片里叶绿素的含量,通过叶绿素的含量,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农作物的长势,以及是否有病虫害,它的水分是否够。”

从无人机的飞行监测,到植保无人机的精准喷洒作业,中间需要经过云计算和专家远程诊断。而多光谱图像采集,就像人体拍CT,专家看了数据,就能远程开处方。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