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后,红安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凝聚起“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93年后的今天,新冠肺炎病毒肆虐荆楚大地,新时代的红安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红安精神,打响了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人民战争。
新冠肺炎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发生后,红安县迅速成立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启动战时应急管理和联防联控机制,密集出台防控举措,吹响全县动员、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的号角。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通过拉横幅、贴标语、喇叭喊话、应急广播等多种载体,宣传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动员党员干部和社区志愿者参与管控执勤,号召爱心人士和企业捐款捐物,形成全民抗疫的统一战线和强大气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是城区联防联控工作重要力量,该局全员上阵,在城区10余个劝返点和卡点严格执勤,调集12台雾炮车、18台小型消毒设备、100多名环卫工人,常态化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消杀。
红安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阮志辉说:“红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我们将发扬红安精神,坚决做好宣传引导,坚决做细消毒消杀,全覆盖、无死角,确保全县环境卫生清洁无害;坚决做实联防联控,死守城区劝返点、卡点、隔离观察点,不间断巡查城区,不胜疫情,决不罢休。”
面对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红安人民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听党指挥、紧跟党走的优良传统,战斗在哪里打响,党旗就在哪里飘扬。高桥镇高楼村党支部在1月23日接到疫情通知后,迅速展开防控宣传,封控村组间主要通道,村两委党员干部进湾入户,全面摸排统计返乡和在家人员身体状况,劝导群众不出门、不聚集、不扎堆。
据该村村委会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包组到户、责任到人,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应急处理和物资保障等措施。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断一天”的要求,全村排查191户676人。截至目前,我村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热病例均为零。全村党员将继续紧跟党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各项防控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革命年代,红安14万英雄儿女英勇就义,疫情当前,红安处处都是战场,人人争当先锋。县公安局特警大队主动请缨,喊出“疫情在前,特警不退”的战斗口号,勇敢承担起定点医院、隔离观察点等地执勤任务,18名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在他们带动下,大队全体队员纷纷递交《请战书》,11名队员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志愿冲锋在抗疫一线。
红安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负责人方继松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公安民警和土生土长的红安人,应该将红安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更应该冲锋在前,坚守不退。疫情防控总攻的号角已经吹响,红安公安人将牢记职责使命,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保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救治和阻隔是当前疫情防控的两大关键环节。为了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县防控指挥部摸战法、练打法,掌握病毒传播特点和疫情实际,按照“分级、分区、分点就诊和集中收治”的原则,对全县初诊发热病例、疑似排查病例、确诊轻症病例、确诊重症病例、确诊危重症病例进行统筹施治,设置急危重症组、重症呼吸组等救治编成,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救治体系;各定点救治医院的“白衣战士”舍小家顾大家冒着风险连续作战,完善诊疗方案,规范操作流程,集中专家会诊,对症科学施策,精细分类管理,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在抗“疫”的战场上,展示出了崇高的职业精神和不胜不休的战斗意志。
红安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柯三华说:“面对当前的疫情,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扬红安精神,视病区如战区,全力救治患者。目前,全县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5例,截至日2月20日,累计治愈出院病人163例。我们一线医务人员有坚定的信心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不计生死,不计报酬,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本台短评:
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安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制胜法宝。当前,疫情防控已经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传承演绎红安精神,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把党中央、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就是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全社会形成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气势和良好局面;就是要拿出干劲、冲劲、拼劲和韧劲,背水一战,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抓紧抓牢重要窗口期,把防控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一鼓作气,不获全胜,决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