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如同她那质朴的语言,从她的身上找不出一丝姑娘的骄气、傲气,却透露着真诚与善良。她就是红安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张娟。

有人说:“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传染科。” 张娟却说:“很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什么;懂得如何珍爱生命和奉献的幸福。”
今年春节,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回家过年的张娟早就买好了回河南郑州老家过年的车票,可是当第一时间知晓疫情的时候,她就知道作为特殊科室的她这个春节必须留守第一线的,在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她默默的退了车票,全身心扛起防控疫情的神圣使命。

1月24日,在忙完了感染性疾病科室收治相关病人前期工作,就收到了要去红安县定点救治医院——杏花乡卫生院的通知,她二话不说就和汪赛两个人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腾病房、划分区域、设置病房、喷洒消毒水……全身心地投入到收治患者工作中。由于当时刚刚组建,全部的医护人员都是由全县各医疗机构抽调临时组建的,而担任护士长的她在杏花卫生院主要负责协调工作,物资清查申请和质控管理。时值春节,防护的物资严重不足,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等等防护物资严重不足,没有防水隔离服、护目镜,她尝试着用游泳镜代替护目镜,可往往游泳镜没用几分钟,就会雾气腾腾、模糊不清,基本上是睁眼瞎,为患者静脉穿刺全凭熟练的技术和经验,每天都负责院感管理的她,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每天还要对科室、病房、隔离病区进行喷洒消毒,每次喷洒回来,全身都被汗水和消毒液浸透,眼睛也被紫外线灼的眼泪涟涟,但她始终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有的需要单独隔离治疗,患者有紧张和恐慌的情绪,她就不分昼夜到病房关心、安慰她们,为她们讲解隔离的重要性,取得她们的信任和配合。特别是在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收治的病人及其家属,他们因为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抵触情绪特别严重,言语之间不乏谩骂和推搡,有的家属因为接受不了隔离,当场给了值班医生一个耳光,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是忍着委屈和泪水,轻声细语的安慰患者及其家属,她那真挚的眼神、温暖的微笑、谦逊的言语终于打动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直至她能主动接受隔离治疗。
1月25日,大年初一,经过她的多方协商,联系到了由红安县人民医院食堂免费为医务人员和患者送餐,到了中午,所有的医护人员先把饭菜送到患者,并帮助他们就餐,可是就在这里,一名患者突然向她质问:“大过年的,你们就给我们吃这个吗?你们肯定吃大鱼大肉!”面对这些质问,一旁的年轻护士说:“我们护士长到现在连口水都不能喝,你自己看看,穿成这样,还能好好吃什么?”张娟轻声细语地说:“等你们都治愈了,就能回家好好吃顿好的,和家人在一起,吃什么都香。”

可是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知道,当时的防护物资严重不足,为了节约防护服等物资,她们从早上8:00到中午2:00,整整的六个多小时,即使不动也会汗流夹背,更别说还要忙前忙后地治疗,护理病人,处理生活垃圾,这期间不能吃,不能喝,更不方便上厕所,所以忍饥,挨饿,憋尿等是常事,连水也不敢多喝,更害怕一旦离岗, 因为人手不足而给其他的医护人员带来工作负担,每天都是如此,等到病人吃完饭,自己的饭菜早已冰冷,她们就加点开水泡泡,抽个空闲的时间站着吃口饭也是一种满足。
4岁的女儿连线视频第一句就说:“妈妈,你什么时候来河南外婆家接我回去呀?”“妈妈回去不了,妈妈要去打‘怪兽’呀!”“不是的,你是杏鲍菇,不是奥特曼,打不了‘怪兽’!”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和女儿视频,在女儿的眼里妈妈就是名副其实的“杏鲍菇”。
她想告诉女儿,菇子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什么样的地方都会长出来,什么样的环境都会长出来,目前疫情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愿自己和所有的医护人员就像女儿说的穿上“杏鲍菇”一样的铠甲,无论什么疾病面前,都能平安度过,都能为守护人民健康而平安归来。